馬來西亞|吉隆坡自由行:傳統在地美食與小吃篇

前情提要:
馬來西亞的「檳城」是我們一直想去旅遊的地點,但一張機票花一萬多塊新台幣就只玩檳城覺得價格有點不划算,何不花一樣的價錢一次玩兩個馬來西亞的城市「吉隆坡」與「檳城」,所以就有了這次馬來西亞六天五夜的旅行。
我們先從吉隆坡進馬來西亞,在吉隆坡停留了三天,我會把這三天在吉隆坡的吃喝玩樂整理成第一次到吉隆坡的旅行攻略與小吃美食推薦,這一篇就是要大家看看我們這三天在吉隆坡所品嚐的當地美食。馬來西亞的街邊小吃椰漿飯、炒粿條、肉骨茶和印度甩餅絕對要一次滿足。
馬來西亞自由行 吉隆坡美食篇:Day1
友誼肉骨茶 Yu Yi Bak Kut Teh
53-6, Jalan Barat, Pudu, 551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聽說肉骨茶也有在戰那一派,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互戰誰才是正宗,之前去新加坡時品嘗過新加坡式肉骨茶,這次下飛機的第一餐就安排吃馬來西亞式的肉骨茶,我們是選擇在地人推薦的「友誼肉骨茶」,吃過之後我只能說跟新加坡肉骨茶比根本是不一樣的東西。
▼馬來西亞式的肉骨茶屬於中藥湯底,新加坡式則是胡椒湯底,我認為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也點了一道乾的肉骨茶,外表長得像三杯,吃起來像是控肉,我們馬上加點白飯。

TG’s Bistro
Tgs Bistro, 8, Tengkat Tong Shin, Bukit Bintang, 502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複習一下馬來西亞的街邊小吃椰漿飯、炒粿條、肉骨茶和印度甩餅,肉骨茶收入口袋後,第二站就來吃印度甩餅,推薦這家TG’s Bistro在亞羅街夜市附近,必點的就是那浮誇的Roti Tissue印度塔餅,不過因為是大熱門等待時間稍長,我們都把印度拉茶喝完塔餅才姍姍來遲。
▼雖然印度小吃惡名昭彰,不過TG’s Bistro整個明亮乾淨整潔,這點值得讚賞。

▼TG’s Bistro的印度塔餅是不是很浮誇。味道很單純,細嚼還有獨特的餅香。

▼除烤餅TG’s Bistro也有各式傳統咖哩料理。

亞羅街美食街
亚罗街, Bukit Bintang, 502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這一區比較像台灣的夜市,天色暗了之後便是這一區開始發亮的時候,熱炒、燒魚、烤肉串、水果…可以說是一應俱全,適合三五好友在夏天坐在街邊點個熱炒配個啤酒來喝。
▼亞羅街美食街範圍不大,攤販餐廳都很集中在這一條街上。

▼小龍蝦不知道味道如何?

▼各類熱帶水果,還有小時候的回憶「山竹」與「紅毛丹」,過去因為果蠅問題被禁,但最近台灣終於解禁了。

▼也有各種烤肉串。

馬來西亞自由行 吉隆坡美食篇:Day2
中央市場 Pasar Seni
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50050 Kuala Lumpur, Federal Territory of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街邊小吃椰漿飯、炒粿條、肉骨茶和印度甩餅,收入肉骨茶與印度甩餅後,第二天的中餐就來中央市場吃鼎鼎大名的「Nasi Lemak 辣死你媽」椰漿飯,除了炊飯時使用椰漿外,椰漿飯的不可缺的就是「參巴辣椒醬」可以說是畫龍點睛所在。
▼中央市場裡的「香料炸雞椰漿飯」

▼中央市場外面的椰子攤,虎妹一下飛機就說要喝椰汁,算是一償心願。

茨廠街市場 Pasar Jalan Petaling
Jalan Petaling, City Centre, 500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在這邊到處可見的中文字,明示著我們這是華人聚集的地區,稱之為「茨廠街」是因為這個區域曾經有間茨粉工廠,茨粉就是料理時用來勾芡的粉,說太白粉或許大家會比較理解,不過茨粉跟太白粉的原料不一樣,但是功能類似,在茨粉工廠倒了後,「茨廠街」這一個名稱就沿用至今。
義欽豆腐花/豆漿水 Kim Soya Bean
Jalan Hang Lekir, City Centre, 500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茨廠街」販售各式紀念品與生活必需品,所謂民以食為天,自然道地的小吃也在這邊聚集。不過我要特別提到就是義欽豆腐花/豆漿水,本身是豆類製品的愛好者,對於豆花更是有偏執的迷戀,馬來西亞的豆腐花就是台灣的豆花,身為一位豆花控怎麼可以錯過?
其實本來不帶任何期望,因為被台灣各式各樣的豆花寵壞,嘴變得很刁,但沒想到我會被這攤豆花所征服,沒有複雜的配料,直接讓你品嚐到最為真實與原始的豆香,如果有到「茨廠街」絕對要去嚐嚐。
▼滿滿人潮,吃過後才知道值得。

▼看似簡單的豆花與糖水組合,一吃才知道非常不簡單。

麗豐啦啦米 Lai Foong Lala Noodles, Kuala Lumpur
99, Jalan Sultan, City Centre, 500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麗豐啦啦米就在茨廠街附近,是我們這一次來馬來西亞吃得第一家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名單,「啦啦」在馬來西亞華語裡是指蛤蜊、海瓜子的意思,「米」不是指米飯而是指米粉,湯底烹調的過程加入大量的「啦啦」與「紹興酒」,米粉則是吸滿濃郁湯汁,這是一個我從來沒有吃過的組合,一吃馬上被圈粉。
▼ 2024/2025 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名單。

▼滿滿的海瓜子

▼從未品嚐過的食材組合,真是味蕾新體驗。

Mingle Cafe
55, Jalan Sultan, City Centre, 500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旅遊準則之一,炎熱的下午就是直接跑咖。我們被炙熱的太陽曬到哇哇叫,直接選了間咖啡廳躲了進去,這家咖啡廳的門口滿滿綠植就很對我們的味。
▼老宅加綠植打中我這個老文青的心。

▼一杯美式與一杯拿鐵,美式清涼爽口;拿鐵溫潤順口。

Madras Bakery – Little India
261G, Ground Floor, Jalan Tun Sambanthan, Brickfields, 5047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吉隆坡小印度區裡的一間拉茶店與甜點店就位在一個街角,看著黝黑的店員,我想沒有人會說這家的拉茶不道地,我們用著沒小學程度的台式英文對上滿滿異國浪漫風情的印度腔,艱難的點到一杯拉茶,這杯拉茶有滿滿的肉桂味,至今我們還不知道我們是點對點錯,至少我有看到店員在拉。
▼不管喝對喝錯,有喝到就奇蹟了!

Limapulo: Baba Can Cook
50, Jalan Doraisamy, Chow Kit, 503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這家是虎妹安排一定要吃的娘惹餐廳也是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餐廳,餐廳風格極具現代感且混搭一些摩登異國元素,我們坐下沒多久,餐廳便客滿了,沒有訂位的我們真是幸運。我們失心瘋點了娘惹叻沙、沙嗲、烘蛋與炒飯,而且還點飲料,真是吃完飽到天靈蓋上面去了。
▼娘惹叻沙

▼沙嗲

▼烘蛋

▼炒飯

馬來西亞自由行 吉隆坡美食篇:Day3
Purple Cane TeaHouz – Jalan Sultan KL Petaling Street
11, Jalan Sultan, City Centre, 500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早上衝完黑風洞回到市區後,原本計畫吃「何九海南茶店」,無奈這家店太熱門,排隊排到找不到尾巴,因為我們等等還要趕飛機到檳城,怕耽誤到時間,我們就臨時查找到這家喫茶店與中餐廳結合的複合餐廳,在不抱任何期待下,餐點居然意外的好吃,加上整潔與明亮的餐廳環境,大獲我們的好評。特色是餐點都會搭配適合茶葉來入菜,而且吃起來不會覺得衝突,反而是非常速配。
▼這是一家出乎我們意料的店。

▼烏龍雞骨茶湯麵。

▼紅茶咖哩雞絲麵。

馬來西亞自由行 吉隆坡美食篇:後記
這篇是馬來西亞在地美食與小吃「吉隆坡篇」,從中藥湯底的「友誼肉骨茶」、浮誇又酥脆的「印度塔餅」,到中央市場的「香料炸雞椰漿飯」與米其林推薦的「麗豐啦啦米」每一道無不讓我印象深刻。另外在茨廠街的「義欽豆腐花」簡單卻驚艷,在午後躲進滿是綠植的「Mingle Cafe」喝咖啡,或也可很chill的在小印度街角喝拉茶。
從傳統風味到結合創意的茶香與娘惹料理,這些豐富又多元的料理構成了吉隆坡獨特飲食文化,接下來我們將飛往馬來西亞的另一座美食重鎮「檳城」,繼續探索不同風味的在地小吃,敬請期待!
如果對於馬來西亞旅遊毫無頭緒,也可以參考線上平台提供的行程與體驗,也有景點門票與飯店的優惠,都可以參考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