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北台灣

桃園|忠貞市場:異國美食一日遊懶人包

在桃園龍岡有一個「忠貞新村」的眷村,西元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黨軍隊駐守在泰國、緬甸與寮國邊境的金三角時期,國軍和雲南少數民族的女子結婚成家,後來來台落腳在忠貞新村。

忠貞市場最有名的是以純米製作的「米干」,每年四月會舉辦「龍岡米干節」,除了雲南特色美食之外,也有越南和其他國家的道地美食,讓忠貞新村充滿了濃濃的異國風味。

桃園|阿美米干:吃的是一種鄉愁的滋味

民國六十五年,雲南傈僳族的「饒八妹」帶著李福英兩姊弟到桃園忠貞新村投靠祖父在市場裡賣起滇緬家鄉味「米干」,後來饒八妹的大女兒「李詩梅」跟著丈夫「王根深」到桃園,民國七十年開始也在市場裡做起米干的生意,因為李詩梅的小名叫「阿美」,所以以阿美為名成為龍岡地區最出名的「阿美米干」。

桃園|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異域故事館:一群有家歸不得異域孤軍的故事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創辦人王根深原是緬甸華僑,15歲加入泰北光武部隊成為負責搜集泰北情資的情報員,在光武部隊的13年間看盡戰爭的殘酷,任務結束後來台落腳忠貞新村,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異域孤軍的故事,經過五六年的歷史資料搜集,終於在2022年三月成立「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新竹|福祐宮 十三伯公廟:全台最多土地公的土地公廟

一個重劃區的開發,通常會帶來這個區域的快速發展,但是開發過程中卻也會帶來這個區域的美麗與哀愁。這一次想向大家介紹的是位於竹北六家高鐵區內的一間土地公廟,這是間同時擁有最多土地公的土地公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土地公在同一間廟裡呢?故事就要從一間鐵皮屋說起。

新竹|竹東中央市場:全台最大傳統客家市集

位在新竹縣竹東鎮的中央市場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客家傳統市場,它位於仁愛路上,並延伸到周邊的街道,有超過四百多個攤位在這邊聚集,有的是鐵皮屋,有的是遮陽棚,形成了一條條熱鬧的商業街。在這裡,你可以聽到客家話的吆喝聲,看到各種客家醬菜、家常菜、農產品,也可以品嘗到客家傳統米食的美味。這是一個充滿客家風情和人情味的傳統市場,值得你來細細品味。

新竹|長春1930 café:竹東老宅古蹟咖啡店

偶然在查詢竹東歷史時看到竹東第一間私人西醫院是長春醫院的相關報導,跟老羊計畫周末來去竹東市場買菜,順便來去長春1930 café 古蹟咖啡店看看。從竹北開車到竹東市場大約20分鐘,市場旁有立體停車場,停好車再去市場比較方便,若是搭火車前往,可以坐區間車到竹東火車站,出站後步行12分鐘即可抵達咖啡店,在火車站前也有 YouBike 微笑單車2.0租借站,腳踏車車程約 4分鐘即可。

桃園|黃日香本店:傳承百年的大溪豆干

提到「大溪」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聯想到大溪老街、豆干與木器產業。每每一進到大溪的市區,光是賣豆干相關產品的店家到處林立,但在這些店家之中總是脫離不了「黃家」的影子,同為「艸頭黃這一家」雖然沒有親戚關係,卻也激起我對大溪黃家豆干的好奇心,在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導覽員的解說與自己搜集比對許多資料後,大溪黃家豆干的故事終於漸漸有了個輪廓。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無圍牆的博物館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新竹|東門市場米粉攤:芋頭控必吃

來自彰化在北漂家庭長大的我,在家裡很少吃到米粉,吃米粉的次數用手指頭數的出來,更沒有吃過粗米粉,第一次跟老羊去「新竹東門市場米粉攤」時,覺得只是吃一碗米粉湯,還要排隊等候位子覺得很神奇,到底這家的米粉湯是有多好吃呢?!

新竹|三島sum:dao:三島咖啡2.0彷彿置身北歐慢生活之中

2023年11月搬遷後的三島咖啡2.0於同一條路上重獲新生,不同於舊址是偏韓系風格,新生的三島咖啡2.0走的是北歐木質風格,近年來極簡的設計風格蔚為風潮,而三島咖啡2.0便是我最近見過將北歐極簡風呈現的最好一家咖啡館,以簡單線條來構築與設計,運用純色與木質調裝潢的搭配之下,讓人一進到店中便感覺時間就慢慢沈澱下來,時空似乎就靜止在當下這一刻,一直到手機響起才讓我回到現實。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