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北投市場 首部曲:場外市場人氣美食小吃晚點名

「北投市場」是台北最大的傳統零售市場,周邊市場美食小吃更是臥虎藏龍。「北投市場」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官方設立市場於中央南北路口,一開始是供給農產品、魚、肉等交易。台灣光復後,因市場佔據主要交通道路因此有交通安全的疑慮遂將市場遷到新生巷口這一個區域,直到配合各區行政大樓興建計畫在1982年「北投行政中心」完工後便將市場遷進行政中心的一二樓,但四十多年後市場頂樓有漏水與鋼筋外露問題,經過鑑定後被判定為海砂屋,因耐震等安全問題台北市政府決定拆除重建,現有攤位先移到「北投中繼市場」進行安置,等待新市場的重生。
這天我們來得有點晚,「北投中繼市場」已經打烊,無緣一嚐中繼市場裡的美食小吃,不過「北投市場」周邊也是很多值得推薦的小吃就讓我們一一介紹。
北投市場小吃|交通資訊
如果搭乘台北捷運「北投市場」的位置剛好是位於「捷運北投站」與「捷運新北投站」的中間,如果只要到北投市場吃喝玩樂那麼搭到「捷運北投站」走路大約十分鐘即可到達北投市場。如果是開車前來,附近有「大豐公園地下停車場」與「七星公園地下停車場」兩個離北投市場不遠的地下停車場可以選擇。
北投市場小吃|大溪家香臭豆腐
112台北市北投區新市街63號
我跟虎妹都是臭豆腐的愛好者,自然在市場中的臭豆腐怎麼可能錯過,這家「大溪家香臭豆腐」雖然名為大溪,卻在北投的新市街上,這條可是北投美食小吃密度最高的一條街。
▼看著等待人潮絡繹不絕,我們自然被這家臭豆腐吸引。

▼現場酥炸的油鍋,滿滿正在油炸的豆腐,讓我吞了好幾口口水。

▼有分大小份,我們點的是小份一共有四塊豆腐,如果兩個人一起吃建議選擇大份一共有六塊,這家在我的臭豆腐名單裡並不算是臭味傳千里類型,外酥內軟一口能吃到兩種口感,加一點辣,然後塞點泡菜進豆腐一起吃,能讓風味提升一個檔次。

北投市場小吃|阿宗蚵仔煎
112台北市北投區磺港路20號
阿宗蚵仔煎已經傳承兩代就只賣「蚵仔煎」、「蝦仁煎」與「蛋煎」三樣,「蚵仔煎」的蚵仔是使用嘉義東石的新鮮蚵仔是店內最受歡迎的選項。

▼「阿宗蚵仔煎」的特色是適當的粉漿煎出薄脆的冰花,蚵仔煎滑嫩口感中還能帶有薄脆酥皮,真是一道美食有雙重享受。

▼「阿宗蚵仔煎」另外一道秘密武器就是「淋醬」,甜辣比例抓的剛剛好,更能提升蚵仔煎的風味。

北投市場小吃|陳季炸雞
112台北市北投區公舘路5號
「市場炸攤」我們吃過很多家心中自有市場炸攤的排行榜,沒想到北投的「陳季炸雞」顛覆我們的排行榜,直取榜首,如果它開在我家附近,我絕對是三不五時就去買一包。

▼看起來似乎很普通,實則讓人非常驚艷。

▼大推它們的「小雞塊」,粉雖然裹的非常薄,但油炸完之後外皮呈現的薄脆感是我們從來沒有吃過的流派,而且雞肉本身也是多汁不乾柴,這…這…這…到底是怎麼炸的啊!

北投市場小吃|高記茶莊
112台北市北投區清江路25巷54號
吃完前面幾攤,我們口也有點渴,想買個清涼的飲料來解渴,來到北投市場怎麼可以錯過「高記茶莊」,這可是連在地人都大推的在地飲料店。

▼高記茶莊的茶葉都來自「坪林」,基茶分為綠茶、紅茶與烏龍茶,其中以綠茶與烏龍茶混合而成的「無憂茶」更是它們的人氣王。

▼飲料有分中杯和大杯,中杯是700cc,大杯是950cc,如果以原味茶為例,中杯與大杯只差五塊,還說什麼呢?大杯直接點起來。

北投市場小吃|金菊雞肉飯
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17號
如果你不習慣市場裡的用餐環境,想要吃飯能有個舒適空間,這家「金菊雞肉飯」絕對會對你的胃口。
▼點餐方式蠻特別的,無論是外帶還是內用都要透過一樓店面的小窗口進行點餐・

▼店內寬敞明亮,有種滿滿文青感。

▼店裡的招牌主打就是雞腿飯,有三種口味,油蔥、油蔥+辣椒與泰式,如果無辣不歡的朋友一律推薦點「油蔥+辣椒」,油雞的肉質細嫩可口,蔥油的淋醬加上辣椒可以說是絕配,配菜是搭配水煮蔬菜非常清爽無負擔。

北投市場小吃|後記
北投市場是台北最大且最悠久的傳統市場之一,市場內外聚集超多傳統小吃與美食,值得我們細細去探尋,而且絕對不是一次就都能走遍吃遍,所以我才稱這一篇為「首部曲」屬於場外美食篇,這次我們來不及吃的「北投中繼市場美食」下次再為大家補齊。
話說那天從市場走回捷運站的路上,看到晚上的市場路口地上擺滿各式各樣的生鮮蔬果,在市場工作的人真是辛苦了!
